過年前看到日本節目的麻里惠特集
因而受到感召,當天就進行了「怦然動的整理」
戰果:
1. 2大袋衣服 (從小到大的各種size)
2. 無數個「可能會用到」的小東西 (四處蒐集的小碎布、小貼紙、糖果紙)
3. 塞爆抽屜的免洗餐具 (開小攤販絕對沒問題)
4. 100多本打入冷宮的書 (一時迷惑一時糊塗的結果)
5. 壞掉卻丟不掉的收音機、喇叭和遙控器
說也奇怪,往年總為「這個還可以用~」與「這個是我和XX的回憶...」煩惱
囤積好多不需要的東西的壞習慣
竟然就被一句「拿起這個東西,會不會有怦然心動的感覺?」給消滅了
「東西少的像樣品屋」
這是來我家的人一定會說的一句話
跟龐大的收納空間相比,我家東西的確不多
儘管東西看似少如樣品屋,但出清的物品數量依然驚人
這種感覺放在身材的話題上,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
家中長輩:「現在小孩動不動就說自己胖,明明很瘦還要減,現在完全剛好不要減」
女性友人:「拜託! 妳超~~瘦的,如果連妳都說自己胖了,那我們是什麼?」
服飾店Sales:「小姐超瘦的,穿這個超好看,不是每個客人都可以穿這種款式呢~」
一邊享受眾人灌來的迷湯,一邊有點罪惡的知道自己其實一點都不瘦,只是很會藏肉
整理之後的家,宛如減肥成功的女生閃閃發光
(容我放一下我心目中的身材榜樣XD)
現在我家已經找不到任何免洗類的東西
(筷子、湯匙、叉子、刀子、碗盤、杯子、吸管)
買外食,會記得跟老闆說:「不用餐具」
包包隨時塞了一個MOS袋作為購物袋或雜物袋
(這是某位網友的收藏,我家在整理前比這個還多,款式顏色都超齊全的...)
很神奇,環境乾淨了,心情也跟著變開朗了
留下來的東西因為都是自己真心喜愛的,所以會格外珍惜
逛街時,也會確認是喜歡到怦然心動的程度才下手,所以不會亂買
小地方一點一滴累積,就能帶來不一樣的生活
現在客人來我家時,聽到那句「好像樣品屋喔~」也能問心無愧
丟掉「沒感覺」的東西時,不要捨不得
把它們轉讓給需要的人,讓它們發揮功能並被人重視,才是對東西的尊重
最重要的,是維持這個美好